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26.10.25
怀初初成主日
主题: 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讲员: 黄声明牧师
经文: 马可福音 4:35-41
————————————————————
📝 听道笔录: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主题: 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经文: 马可福音 4:35-41
讲员: 黄声明牧师
核心思想: 我们活着不是对神有多认识,而是对神有多信靠。
📌 一、 故事的背景:从顺风到暴雨(可 4:35-37)
- 乘风破浪的期待: 耶稣和门徒结束了一天的讲道工作,耶稣提议“我们渡到那边去吧”。门徒们希望像人生一样,能够顺风顺水,平安到达对岸。
- 狂风暴雨的突然来临: 人生不如预期,没有预告,暴雨狂风突然来临。这如同我们经历 MCO(管制令)、疾病、死亡的威胁,生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
- 耶稣的安稳: 无论乘风破浪还是狂风暴雨,耶稣在船尾枕着枕头睡觉。他很放松,很安心,完成了工作后可以放下自己重新得力。
📌 二、 门徒的呼求:你不在乎吗?(可 4:38)
- 渔夫的惊恐: 门徒中许多是渔夫,他们习惯与大海风浪搏斗。但这次的暴风雨实在太厉害,他们无法应对,只得把耶稣叫醒。
- 绝望的呼声: 门徒问:“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这反映了我们在人生绝望时向神发出的真实呼声:“老师/牧师/神啊,我们要死了,你不管我们吗?”
- 对现代家庭的提醒: 特别是对初成的弟兄姐妹,婚姻、育儿、工作、孝亲等压力接踵而来,可能感到“人生实在不是我想象的幸福日子”。在困境中,你是选择向神呼求,还是默默跳船,自找自己的路?
📌 三、 耶稣的责备:为什么没有信心?(可 4:39-41)
- 风浪止息: 耶稣醒来,斥责风和海:“住了吧,静了吧。”风浪立刻止息,大大平静。
- 责备门徒: 风浪平静后,耶稣反而责备门徒:“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 责备的重点: 耶稣不是不了解门徒的处境,而是指出:门徒们白天听了耶稣一整天讲天国的道,讲真理。当考验来临时,**为什么把所听到的道都忘记了呢?**耶稣期望我们听道后,要有相应的行动,用信心与主同行。
📌 四、 约拿的神迹:预表基督的牺牲
- 约拿的逃避: 约拿为了逃避上帝的呼召(去尼尼微),选择了另一条路,乘船逃往他施。他以为可以乘风破浪,不受上帝管辖,却遭遇了风暴。
- 门徒与约拿: 如果门徒读懂了约拿的故事,他们可能会把耶稣丢下海,因为约拿被丢下去后风浪就停止了。
- 约拿预表耶稣: 约拿被丢入海中,在大鱼腹中三天三夜,象征了耶稣基督的死和三天后的复活。耶稣的牺牲,是为了我们因罪恶所带来的生命风暴不再侵袭。
📌 五、 学习功课:信靠与交托
- 最大的应许: 耶稣说:“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安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 学习谦卑与依靠: 我们要谦卑来到神面前,承认神是可靠的。我们活着,不是对神有多认识,而是对神有多信靠。
- 放手与宣告: 就像沙滩上的脚印,当你发现只有一对脚印时,不是神离开了,而是耶稣抱着你在前行。
放手交给神,别再向神讲你的风暴有多大,当向风暴讲你的神有多大!
………………………………………………………………
❤️ 听道心得:信靠的大能——在风暴中与主同行
主题: 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讲员: 黄声明牧师
经文: 马可福音 4:35-41
怀初初成主日黄声明牧师的分享,让我对信仰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是一场信息量的传递,更是一次对我们内心真实信靠状态的检验。
一、 信仰的焦点:从知识到信靠
讲道中最触动我的金句是:“我们活着,不是对神有多认识,而是对神有多信靠。”
我们常常误以为多读几本神学书、多背几段经文,就能应对生命中的风浪。然而,门徒们天天与耶稣同行,亲耳听道,但风暴一来,他们依然惊慌失措。这让我反思:我所追求的,是头脑里的“知道”,还是生命中的“依靠”?真正的信仰,必须在狂风暴雨中体现出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 危机中的两种“睡觉”
牧师提到故事背景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耶稣在风浪中睡觉,以及约拿在逃避神时也在船舱里睡觉。
耶稣的睡觉,是安息: 祂是完成了使命后的全然放松,是基于对天父主权的确信。
约拿的睡觉,是逃避: 他以为可以脱离神的管辖,是自欺的麻木。
这提醒我,当我遭遇压力时,我要分辨自己是处于哪种状态?我是像耶稣一样将重担交托后的安息,还是像约拿一样逃避现实的麻木? 我要学习将我的劳苦重担卸给主,在风暴中找到那份“枕着枕头睡觉”的平安。
三、 耶稣的责备与我的“没信心”
当我听到门徒问:“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我完全能代入那种绝望感。可耶稣在平静风浪后,反而责备他们:“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这个责备是针对门徒将白天听的道遗忘的行为。祂不是不关心我们眼前的困境,祂是关心我们对祂话语的忠诚和信心。这直击我的内心:当我经历挫折时,我是否像门徒一样,忘记了耶稣曾经教导、应许我的所有真理,又退回到恐惧之中?我必须正视,苦难是检验我信心的试金石。
四、 宣告神的大能,而非风暴
讲道的最终挑战和最大的释放,在于牧师鼓励我们:
“别再向神讲你的风暴有多大,当向风暴讲你的神有多大!”
这是一种信心的转换和行动。我不能只是默默忍受风暴,也不能只向神抱怨我的问题。我需要主动将焦点从环境转移到神的主权和能力上。就像那“沙滩上的脚印”的比喻,当我感到只剩自己时,其实是耶稣抱着我在前行。
我的实践决心: 今后,当工作、家庭或健康出现“狂风暴雨”时,我要停止向人或向神抱怨,而是立刻采取行动:
谦卑呼求: 承认我的无助,向耶稣发出真实的呼声。
信心宣告: 用祷告和经文,向我所面临的问题宣告:我的神比你强大!
牧师分享的乘风破浪,与主同行信息让我确信:与主同行,并非意味着一帆风顺,而是意味着即便在最大的风暴中,我们也有祂所赐的平安,因为祂已胜了世界。
——————————————
在初成主日的信息分享中,牧师提到危机中的两种“睡觉”故事,这让我印象深刻——耶稣在风浪中睡觉,以及约拿在逃避神时也在船舱里睡觉。
耶稣的睡觉,是安息。 祂是在完成使命后的全然放松,源于对天父主权的完全信靠。
约拿的睡觉,是逃避。 他以为能脱离神的掌管,却陷入自欺的麻木之中。
这提醒我,当我面对压力时,要分辨自己所处的状态:我是像耶稣一样,在交托中得安息,还是像约拿一样,在逃避中自我麻醉?我要学习将劳苦重担卸给主,在风暴中找到那份“枕着枕头睡觉”的平安。
❤️ 听道心得与反思
初成主日,黄声明牧师的讲道《乘风破浪,与主同行》(马可福音 4:35–41)有力地提醒我:信仰的核心是关系,而非知识。
当人生的“狂风暴雨”来临时,我的第一反应常常是恐惧、抱怨,甚至质问上帝:“你为什么不管我?”牧师指出,门徒们白天听了一整天的道,晚上风暴一来,所学的真理便全然忘却,只剩下惊恐。这让我深刻反思:我每周听的道、读的经文,在真正的考验面前,能支撑我多远?
约拿的故事与门徒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指向耶稣。约拿被丢入海中而止息风浪,是一种预表;而耶稣在船上斥责风浪,则彰显了实际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耶稣借着祂的死与复活,从根本上胜过了罪恶和死亡所带来的风暴。
我最大的领受是两句话:
1. “我们活着,不在于对神认识多少,而在于对神信靠多少。” 知识不能带来平安,唯有全然的信靠,才能使我们在风暴中安然入睡,或在醒来后勇敢斥责风浪。
2. “别再向神诉说你的风暴有多大,要向风暴宣告你的神有多大!” 这是信心的行动,是视角的转变——不再聚焦于问题,而是专注那位胜过世界的基督。
保龄球🎳听道笔录和心得分享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