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
听道笔录
讲道信息:同心同行
经文:以弗所书 4:2-3
讲员:叶荣珠牧师
《以弗所书》4章1-3节的经文,来思想“同心同行”的功课。我们都渴望家庭和团队能够同心同行,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就像在小组做功课一样,有人等待别人完成,有人只顾自己交差,分工合作总是充满了挑战。那么,要成就同心同行,我们该如何努力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同心同行不是自动发生的,它是需要学习和付代价的。
我们先来读这段关键的经文:《以弗所书》4章1-3节: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心同行的两个重要层面:基础与结果。
(一) 同心同行的基础(4:1)
《以弗所书》4章1节告诉我们同心同行的基础:愿付代价,乐被修剪。
1. 信仰与生活一致
- 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这意味着我们的信仰与生活必须一致。
- 信仰不是教会的事,它不是只在查经或聚会时才出现。信仰是生活的方式。
- 我们不应将信仰与生活分开。例如,在主日领受了主的恩典,但一到公司或路上就破口大骂、满腹牢骚。这表明我们没有将信仰真理实践于生活之中。
2. 生命愿意被改变
- 愿意为福音受限。保罗在经文中以“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开头,他虽然被囚,但他的心却因爱基督而甘愿受限。这表达了一种愿意付代价的生命姿态。
- 愿意被上帝修剪。当我们愿意被上帝修剪调整,就必须承认自己生命的某些部位是不好的,是需要被塑造的。
在团队里,无论是领袖还是组员,都需要愿意放下自我,谦卑接受提醒。若有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立刻反驳或指责别人的错处,而是要先回到神面前省察自己,并主动寻求建议:“如果这个方面我需要调整,我该怎么做?”。
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愿意被上帝修剪和调整后,他的生命才能成为别人的见证,才能发出最有效的声音,进而形成同心。
(二) 同心同行的结果(4:2-3)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就能活出同心同行的结果:生命相连,关系成长。
1. 活出爱的关系
《以弗所书》4章2节所列举的:“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这都是圣灵果子的表现,是基督生命的样式。
- 当我们在筹备事工或团契相交时,纵使有不同的意见,我们都要选择先与基督连接。我们从基督的样式中学习谦虚、温柔、爱心、忍耐。
-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份“合一”不是指我们都变成一样,而是指在不一样中,我们因着基督的爱而相连。
- 我们需要主动沟通、愿意包容,在有状况时选择回到神面前祷告和冷静,而不是在开会时争吵不休。当我们活出这样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能够被维系和成长。
2. 带出见证的力量
同心同行不是建立在完美的关系上,而是建立在:在不完美中选择继续同行。
- 我们虽然都是独特的个体,但神要我们在不同中学习彼此相爱,在矛盾中继续前行。
- 当我们在团队和教会中,即使意见不同仍选择继续同行、彼此包容时,就带出了见证的力量。这是传福音最大的能力,能够向世人展现基督耶稣的爱。
总结
同心同行:始于每个愿意被神改变的人,终于一个又一个被基督连接的生命。
不是大家都一样,而是大家都在基督里:一起成长、一起服事、一起见证。 愿我们都努力在生活中实践信仰,彼此付出代价、彼此修剪生命,活出爱的关系,将这同心同行的美好见证带入家庭和职场,荣耀主名。
——————————————
听道心得:在不完美中选择同行——《同心同行》有感
经文:以弗所书 4:2-3
讲员:叶荣珠牧师
叶荣珠牧师的这篇“同心同行”的讲道,从《以弗所书》出发,提醒我一个重要的真理:合一不是自动发生的,它是需要学习和付代价的。
在听道中,牧师对“同心同行”提出了两个维度的挑战——基础和结果,这为我在教会服事和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实践蓝图。
一、 最大的挑战:生命必须“被修剪”
牧师首先点明了“同心同行”的基础:愿付代价,乐被修剪。 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警醒。
- 信仰与生活的一致性: 牧师强调“信仰不是教会的事,而是生活的方式”。这直指我内心的双重标准:在教会里我可以表现得很敬虔和温柔,但在面对工作压力或家庭琐事时,却常常被情绪主导,让“老我”轻易地浮现。真正与蒙召的恩相称,意味着我的信仰必须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我的言语和负责任的态度。
- 愿意被上帝修剪: 牧师指出,同心同行要求我们愿意为福音受限,愿意被上帝修剪。当我们被提醒、被指正时,天然的反应是为自己辩护或指责对方。然而,基督徒的成熟,在于首先承认自己有错,并带着谦卑的心向神求问:“我需要如何调整和改变?” 这种放下自我、甘愿被修剪的生命姿态,才是合一的真正起点。
二、 真正的合一:在不完美中继续相爱
同心同行的结果,是生命相连,关系成长。牧师鼓励我们活出《以弗所书》4章2节所描绘的圣灵果子和基督样式——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这让我意识到,教会的合一(Koinonia)并不是要求“大家都一样”,而是在于“大家都在基督里”。在团契和事工中,出现不同的意见和矛盾是必然的。真正的见证力量,不是来自一段“完美的关系”,而是来自“在不完美中选择继续同行”。
牧师提到,当有意见不合时,要选择先回到神面前祷告、冷静,而不是当场争论不休。这提醒我,解决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焦点从“对错”转移到“基督的样式”上。只有当我们以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时,我们才能在差异中学习彼此相爱,并带出福音的大能。
三、 总结与立志
这篇讲道使我更深明白,同心同行的呼召:始于每个愿意被神改变的人,终于一个又一个被基督连接的生命。
我立志从今天开始,不再固执于“我”的独立和完美,而是:
- 主动求修剪: 面对矛盾和批评时,先退回到神面前,检查自己生命的盲点,愿意放下“老我”,被圣灵的真理修剪。
- 实践彼此依赖: 在不完美和矛盾中,选择用谦虚和爱心继续与弟兄姐妹同行,为他人着想,并主动维护团队的和平,活出基督生命的见证。
愿我的生命在“有神修剪、有你相爱”中,不断经历更新,与教会的弟兄姐妹一同成长、一同服事、一同见证。
*Koinonia 指的就是基督徒之间,因着与基督共同的生命而产生的深层、亲密、互相委身,并在属灵和物质上彼此分享、共同参与的伙伴关系或团契。
保龄球🎳听道笔录和心得分享。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