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头来仍是个囚徒!
到头来仍是个囚徒!
经文:加拉太书4:1-20
讲员:曾健伟牧师
...........................................................
听道心得:《到头来仍是个囚徒!》
经文: 加拉太书 4:1-20
讲员: 曾健伟牧师
今天,曾健伟牧师以“囚徒”为核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加拉太书》4:1-20,为我的信仰状态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信息的核心在于:尽管我们因信基督已获得自由,但若不活出福音的真义,仍可能困在自设的牢笼中,成为**“信仰的囚徒”**。
保罗在经文中用一个精妙的比喻来阐述我们的身份转变。在基督到来之前,我们就像一个未成年的继承人。虽然名义上是所有产业的主人,但实际上却与奴仆无异,要受监护人的严密管束。律法在那时正是我们的“监护人”,它像一道无法逾越的牢笼,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身的无能与不足,使人不得自由。然而,福音的大好消息是:时候一到,上帝差遣祂的儿子,就是要将我们从律法的奴役中赎出来,使我们获得**“儿子的名分”**。这身份的转变是根本性的,它使我们能够与神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不再是主人与奴仆,而是可以亲密地称祂为“阿爸,父”。
然而,正如牧师所提醒的,许多人即便信了主,依然活在“囚徒”的心态中。这种困境源于三个核心的错误认知,它们像三把锁,将我们锁在信仰的牢笼里:
第一点:错误的身份认知会导致与神的关系产生隔阂
首先,是错误的身份认知。如果我仍旧认为自己只是“律法下的奴仆”,而不是蒙爱、蒙赐产业的儿子,我就会继续活在恐惧和捆绑中。我可能会误以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行为和“属灵功德”去“赚取”神的爱与接纳。这种奴仆心态使我无法享受神儿女的自由,也阻碍了我们与神建立真正亲密的父子关系。神已经将儿子的名分白白赐给了我,我所需要做的,只是凭信心去接受和活出这个新的身份。
第二点:错误的信仰认知会导致信仰在实践时出现偏差
其次,是错误的信仰认知。加拉太信徒的偏差在于,他们相信在基督的恩典之外,还需要加上律法的规条才能得救。这种认知直接导致了信仰实践上的严重偏差,使他们重新回到谨守节期和仪式的捆绑中。这对我是一个严肃的提醒——我是否也容易把信仰简化为习惯和规条,以为只要按时聚会、奉献、读经就能讨神喜悦,而忘记了信仰的核心在于那份无条件的爱与恩典?
第三点:错误的解读方式会导致人失去辨别真理的能力
最后,是错误的解读方式。保罗为加拉太信徒感到心痛,因为他们失去了辨别真理的能力,无法分清什么是福音的核心,什么是次要的仪式。错误的解读方式就像拿着一张错误的地图,无论我多么虔诚地行走,都只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最终陷入迷信和无用的劳苦中。我必须学习谨慎地解读神的话,避免断章取义,把次要的细节看得比福音的核心更重要。
这篇信息让我看见: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生命的更新。若没有正确的身份认知、信仰认知和谨慎的解读方式,我虽然口里说信,却仍旧活得像个囚徒。
对的身份认知
正确的信仰认知
谨慎的解读方式
一个健康的信仰必须建立在三个坚实的基石之上:正确的身份认知(我是神所爱的儿女)、正确的信仰认知(救恩完全出于恩典),以及谨慎的解读方式(按着真理理解神的话语)。只有当这三者合一时,我才能真正脱离“囚徒”的状态,活出因基督而得的自由与喜乐,事奉的动机也从义务转变为爱。愿我不再被律法、习惯或惧怕所辖制,而是因着“儿子的名分”,在爱与自由中亲近神、事奉神。
保龄球🎳听道笔录心得分享
24082025
恩道堂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