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
从“我”到“我们”!
经文:加拉太书2:1-10
讲员:曾健伟牧师
1.有智慧的沟通
是达到合一的必备条件
新译本 V1-V2:过了十四年,我再次上耶路撒冷去,这次是和巴拿巴,并且带着提多一同去的。我是顺从启示去的;在那里我对他们说明我在外族人中所传的福音,私下讲了给那些有名望的人听,免得我从前或现在都白跑了。
*说明=沟通
*私下先达成共识
*避免白费功夫
为了促进合一,你可以做什么?
2.合一是建立在福音的基础上, 却不是出于人的影响力。
新译本 V6:至于那些被认为有名望的人(无论他们从前怎么样,都与我无关;神不以外貌取人),他们并没有给我增加什么。
*有名望的人....
# 不被人所影响
福音的权威/福音的完整性呼召
"what they were makes no difference to me”
"added nothing to me"
*神不以外貌取人
神不偏待人
"God shows no partially"
3.合一绝对少不了圣灵的动工, 以及人的顺服。
新译本 V7-V10:反而因为看见我受托传福音给没有受割礼的人,就像彼得受托传福音给受割礼的人一样,(因为运行在彼得里面,使他作受割礼者的使徒的那一位,也运行在我里面,使我作外族人的使徒,) 又知道我蒙了神的恩,那几位被誉为柱石的雅各、矶法和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伸出右手互相许诺,我们要到外族人那里去传福音,他们要到受割礼的人那里去传福音; 只是要我们记念穷人, 这本来也是我一向热心作的。
*看见
圣灵的工作
"worked through Peter"
"worked also through me"
*伸出右手互相许诺
接纳和认可
"they gave the right hand of fellowship to"
*只是要我们记念穷人, 这本来也是我一向热心作的。
共同的异象
"remember the poor & I was eager to do"
……………………………………………………………………
(心得)
从“我”到“我们”:福音合一的智慧与挑战
加拉太书 2:1-10 记录了保罗与耶路撒冷教会领袖的一次关键会面。这次会面不仅确立了保罗的使徒职分,更在早期教会中奠定了福音合一的基础,为今天的教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1. 智慧沟通:合一的桥梁
保罗“顺从启示”前往耶路撒冷,并选择“私下”与领袖们沟通。这种智慧的沟通方式,避免了公开场合的冲突,为彼此理解和达成共识创造了条件。在今天的教会中,面对分歧,我们应当学习这种智慧,以谦卑和开放的心态,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倾听彼此的声音,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2. 福音的权威:合一的根基
耶路撒冷的领袖们没有因保罗的背景而拒绝他,而是承认他所传的福音与他们一致。这表明,合一的基础不是人的影响力,而是福音的真理。今天的教会也当回归福音的本质,以圣经为最高权威,超越个人偏见,在福音中实现合一。
3. 圣灵的带领与人的顺服:合一的动力
耶路撒冷的领袖们“看见”圣灵在保罗身上的工作,并与他“伸出右手互相许诺”,这体现了圣灵在合一中的作用,以及人的顺服。今天的教会要实现合一,需要倚靠圣灵的引导,并顺服祂的带领,同时彼此接纳、鼓励,共同努力。
4. 关怀弱势群体:合一的见证
耶路撒冷的领袖们嘱咐保罗“记念穷人”,这提醒我们,合一不仅是教会内部的和谐,也体现在对社会的关怀。今天的教会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见证基督的爱,使我们的合一更有意义。
从“我”到“我们”:合一的挑战与盼望
加拉太书 2:1-10 描绘了合一的美好图景,但合一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天的教会仍面临诸多挑战:
* 文化和传统的差异: 不同背景的信徒在信仰表达和教会实践上可能存在差异。
* 神学观点的分歧: 某些教义上的不同看法可能导致争议。
* 个人恩怨和偏见: 人的软弱也可能成为合一的障碍。
然而,我们不应气馁。合一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依靠圣灵的工作。当我们愿意顺服神、持守福音、以爱彼此包容,就能在挑战中经历合一的恩典。
这段经文的意义:
* 这段经文对于理解早期基督教的发展至关重要。
* 它表明,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包容性的信仰,欢迎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无论他们的种族或文化背景如何。
* 它也强调了基督教的合一性,以及教会领袖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 加拉太书 2:1-10 强调了基督教的包容性、合一性和对穷人的关怀。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基督徒应该超越个人差异,团结一致,共同为福音而努力。
总结
从“我”到“我们”,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变,更是一个属灵的呼召。加拉太书 2:1-10 提醒我们,合一是基督徒的使命,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见证。让我们学习保罗的智慧,坚守福音的核心,顺服圣灵的引导,并用实际行动见证基督的爱,活出神所喜悦的合一,荣耀祂的名。
保龄球🎳听道笔录和心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