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祷告》
恩道成团专题:祷告
祷告:不是自言自语,而是通往神的路
聆听黄敬胜牧师关于祷告的专题,感触很深。我曾以为祷告只是在需要时向上帝求助,但牧师的分享让我明白,祷告的真正意义是认识上帝和自己,并且在其中经历恩典与苦难。祷告不只是信仰生活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我们与神关系的核心。
半夜敲门:一个关于“情词迫切”的故事
牧师引用路加福音中那个半夜借饼的故事时,画面感十足。设想一下,夜深了,你家门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一个朋友焦急地站在外面,他的客人来了,家里却连一块饼都没有。你从窗户探出头,声音带着睡意:“朋友,别来烦我了!门已经关上,孩子们都睡了,我真的不能起来给你。”
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场景啊!我们祷告时,有时也会感觉像是在对着一扇紧闭的门。但故事的高潮是,这个借饼的人没有放弃,他**“情词迫切”**地坚持,一直敲门,直到他的朋友最终因不胜其扰而起来,把所有他需要的都给了他。这不只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更是耶稣在教导我们祷告的真谛:要勇敢、坚持、不放弃。路加福音11:9-13,耶稣应许我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这番话像一束光,照亮了那扇紧闭的门。神不仅会回应我们的物质需要,更会将最宝贵的礼物——圣灵——赐给我们,引导我们的方向,充满我们的生命。这让我意识到,真正蒙应允的祷告,不仅要有实在的需要、纯正的动机、迫切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将我们带到圣灵的面前,得着那份属灵的恩赐。这也提醒我:许多时候祷告不蒙回应,不是因为神没有听见,而是因为我的祷告常常不够迫切、不够持久,甚至动机不够纯正。
整夜祷告:一个关于“不是意外”的拣选
牧师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是耶稣在拣选十二门徒前,独自上山整夜祷告的事。想象一下,漆黑的山顶,只有耶稣一人,他仰望星空,将心事向天父倾诉。他知道,这十二个人将肩负起传道的重任,他们将是福音的火种,而这火焰的燃起,绝不是偶然。
第二天清晨,太阳升起,耶稣下山,从等候的人群中,他叫出了西门、安得烈、雅各、约翰…他们之中有渔夫、有税吏,甚至有奋锐党人。他们背景各异,性格不同,但耶稣在祷告中,已经将他们一一呈现在天父面前,寻求最完美的旨意。这十二个人,并不是被随意挑选的,而是经过了整夜祷告的深思熟虑。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使徒,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耶稣赐予的权柄,被差派去传道和赶鬼。
这让我深受震撼。在人生每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我们都该像耶稣那样,将所有选择都带到祷告中。我常常把祷告当成“问题来了才去求助”的方法,但耶稣却是**“先祷告,再行动”。祷告不是临时的应急,而是决定人生方向和承受使命的基础。我们的事业、婚姻、家庭,每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每一个重大的决定,其实都可以是神在祷告中为我们精心预备的“不是意外”**。
学习接纳:一场信心的操练
牧师在讲道的最后,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他说,我们的祷告并非神不垂听,而是祷告不足、不真和不实。神有时会延迟回应,但这并非拒绝,而是一场信心的操练,让我们学习等候,直到我们准备好去接纳那个**“最适合”**我们的答案。
合神心意的祷告,是学习顺服,学习承担,学习负轭。它不是要神听从我们的命令,而是让我们在恩典和苦难中,找到平衡,学会与神同行。
这次讲道让我明白,祷告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持续的对话,让我们在不断与神的交通中,被塑造,被改变,直到我们的心意与神的心意对齐。我要像借饼的人一样,勇敢迫切、不停敲门;也要像耶稣一样,在重大抉择前先整夜祷告,把自己全然交在父神手中。如此,我的祷告才能逐渐合神心意,并在祂的恩典与苦难中找到平衡与力量。
保龄球🎳听道心得分享
21.09.2025
恩道堂成团专题:祷告(20.092025)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