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放下傲慢、活在恩典

图片
16.11.25 放下傲慢、活在恩典 列王记下5:1-14 黄钦钗牧师 —————————————————— 👂 听道笔录:放下傲慢、活在恩典 📚 经文:列王纪下 5:1-14 👤 讲员:黄钦钗牧师 💡 主题:乃缦将军的故事——放下傲慢、活在恩典 一、 乃缦将军的生命光景 1. 荣耀与困境并存  * 乃缦是谁? 他是叙利亚(亚兰)军队的统帅,一位英勇的战士,深得亚兰王的欣赏和看重。他带领军队打赢了很多战争,拥有财富、权力、名誉、地位。  * 深藏的苦难: 不幸的是,他得了麻风病。这病会使皮肤溃烂,让人受到社会的歧视与隔绝。尽管他外表被盔甲包装,但内心的恐惧、害怕和忧虑却无法逃避。 2. 世界的游戏规则  * 当一个人拥有许多外在的成就时,很容易吸引人的羡慕,被高举。  * 此时,傲慢、骄傲很容易浮现,蒙蔽人的心,使人与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需要警惕,不要被世界的掌声和外在的“武装”所迷惑,而在上帝面前常存谦卑。 二、 恩典的引导与傲慢的障碍 1. 卑微者的引导  * 婢女的信心: 有一次叙利亚攻打以色列时抓了一个小女孩,这女孩在乃缦家当婢女。她对女主人说:“但愿我主人能去见住在撒玛利亚的那先知!他一定会医好他的麻风病。”  * 国王的反应: 乃缦将这建议禀告亚兰王。亚兰王写信给以色列王,要求他医治乃缦。以色列王收到信后,恐慌地撕裂衣服,认为这是亚兰王在刁难他,并忘记了在自己的国家里有先知。 2. 以利沙的介入  * 先知的提醒: 以利沙先知听闻此事,派人去对国王说:“你为什么这样难过?打发那人到我这里来吧,我要让他知道以色列有一个先知!”  * 乃缦的排场: 乃缦带着庞大的礼物(三万块银子、六千块金子、十套华丽的衣服)、马匹、马车和许多随从来到以利沙家门口。他想藉此展现自己的重要性与伟大,带着傲慢的态度,认为先知一定要出来为他治病。 3. 傲慢的碰撞  * 简单的吩咐: 以利沙却派仆人出来转达指示:“到约旦河去洗七次,你的皮肤就会好起来,并且洁净了。”  * 乃缦的愤怒: 乃缦听了非常生气。他认为:    * 他应该出来见我,向上帝祷告,在患处上挥动他的手。    * 大马士革的亚罢拿河和法珥法河不是比以色列任何一条河(...

遇见耶稣的门徒

图片
16.11.25 遇见耶稣的门徒 使徒行传9:1-9 林咸耀传道 …………………………………………………… 听道笔录 ​💡 遇见耶稣的门徒:生命的完全翻转 ​引言:从逼迫者到被呼召者 ​林咸耀传道的这篇讲道聚焦于使徒行传九章中 扫罗(保罗)在大马士革路上遇见耶稣 的戏剧性事件,带领我们深思一个人的生命如何能因着一次真实的相遇而彻底翻转。 ​在遇见耶稣之前,扫罗是一个充满 热情、使命和坚定信念 的人。他深信自己是在为神发光发热,为维护犹太教的纯粹性而努力。从他喜悦司提反被害,到他“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向大祭司求文书去大马士革抓捕信徒,都显示出他当时的信仰是建立在 错误的认知、自我的热心和律法的狂热 之上。他以为自己在“为神发光”,实际上却是在“逼迫神”——他把“信奉这道的人”看作必须消灭的异端。 ​🚨 大马士革路上的经历:真光的照耀 ​扫罗怀着明确的目标,在 最炎热的中午 急切地赶路,这份火热的心志却被一道 比日头更强的光 所打破。这道光使他仆倒在地,并听到了来自主耶稣基督的声音: ​ “扫罗,扫罗!为什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 ​ “主啊,你是谁?” ​ “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 ​这简短的对话,揭示了几个至关重要的真理: ​ 耶稣与教会的连接: 主耶稣没有说“你为什么逼迫我的教会”,而是直接问“你为什么逼迫 我 ”。这清楚表明,逼迫信靠祂的人,就是逼迫主耶稣自己,信徒与基督在祂的身体里是合一的。 ​ “踢刺”的徒劳: “你用脚踢刺是难的”这句谚语,指出扫罗的抵挡是 不自量力、徒劳无功 ,并且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这提醒我们,靠着自己的知识、冲劲或错误的热心去反抗神的话语,是毫无益处的。 ​ 身份的揭示: “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这位向他显现的,是那位已经 复活升天的主耶稣基督 。 ​这戏剧性的一幕,使扫罗原本建立在自我认知上的世界观被彻底打破,他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是在 抵挡主耶稣基督 。 ​🙏 遇见耶稣后的扫罗:降服、等候、顺从 ​在被强光照耀后,扫罗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主啊,我当作什么?” 这是一个 降服 的信号,标志着他从发号施令、全面掌控一切的人,转变为一个谦卑愿意受教的人。 ​主耶稣的回答是: “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 ​ 降服: 扫罗愿意放下自...

正心循圣,立己树人

图片
09.11.2025怀安堂成年主日 📝 听道心得 ​🌟 主题:正心循圣,立己树人 ​ 讲员: 江锦顺牧师 ​ 经文: 马太福音 22:37-39 ​ 主题: 正心循圣,立己树人 ​💡 核心感悟:偏差与归正 ​江牧师以 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 的悲剧开场,令人警醒。一个**“调错2度”**的微小技术偏差,加上沟通失败和南极“白光现象”的环境因素,最终导致了机毁人亡的巨大灾难。这生动地提醒我们:**人生的航向,哪怕是起初的一点点偏移,若不及时归正,日久天长将是几百公里的错误,最终可能导致生命的“坠毁”。**因此, 正心循圣 ,检查我们是否偏离轨道,是至关重要的。 ​一、正心循圣:全然爱主,遵循主道 ​1. 正心:以神为中心调正内心 ​“正心”的核心在于 重新对焦上帝 ,以神为中心。我们身处一个充满干扰磁场的时代——金钱、名利、情欲,特别是**“手机偶像” ,这些都容易让我们偏离对神的爱与专注。牧师借用经文强调要 尽心、尽性、尽意 爱神,即 全然、完全、毫无保留**地投入: ​ 尽心 (情感): 情感上完全投入,将爱从世界的物质享受转移到神身上。 ​ 尽性 (意志): 意志上完全委身,选择爱神,持守与神的盟约,不因试探诱惑而摇动。 ​ 尽意 (理智): 理智上完全认识,不断通过读经、听道来明白神的话语,避免成为“有爱心的傻瓜”,让信仰扎根在真理的认知上。 ​2. 循圣:遵循圣经真理而活 ​当我们 正心 对准基督(如调音师对准C调)后,我们自然就会 循圣 ,即遵循圣经真理而活。爱神的人,必定会听从祂的话。我们需警惕**“属灵的分裂症”**——在教会一套,回家或入世又一套。基督是我们的中心标,对准祂,我们与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才会跟着对准。 ​二、立己树人:建立自己,爱人如己 ​1. 立己:在真理中建立自己 ​ 立己 是正心循圣的结果。正如耶稣所说,将房子盖在 磐石上 (太 7:24-25)。一个在真理中被建立的生命,如同 根深扎入泰晤士河的葡萄树 ,能够: ​ 风雨中站立得稳: 不被挑战轻易摆动。 ​ 结出圣灵的果子: 流露出仁爱、喜乐、和平等美德。 ​ 有属灵的分辨力: 可以辨别是非,不轻易被异端邪说摇动。 ​牧师用这个 根深扎入泰晤士河的葡萄树强 调了**“扎根”**的重要性: ​ 泰晤士河...

退休金真的够用吗?

图片
​07.11.2025 🎙️ 专题回顾:退休金真的够用吗? ​ 讲员:卓志松顾问 ​恩道成团的专题深入探讨了“退休金真的够用吗?”这个关键问题。顾问不仅提供了EPF的最新财务标准,更从健康、心理和属灵层面,引导我们进行全面、主动的退休规划。 ​一、 重新定义“退休”:不只是停止工作 ​ 退休的真正含义: 退休是 生活方式的新阶段与转变 ,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 全面的退休准备包括: 财务准备(储蓄、投资、开销评估)、健康准备(维持活力、医疗保障)、以及最重要的心理适应(调整心态、规划社交与生活目标)。 ​ 富裕人士的新趋势——迷你退休: 马来西亚富裕人士选择“时间而非金钱”,约50%计划在职业生涯中进行至少一次迷你退休,以更好地与家人共度时光,关注个人健康。核心理念是: 越早规划,越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二、 财务警示:EPF新标准与巨大的储蓄缺口 ​1. 储蓄的残酷现实: ​截至2025年8月,**仅有23.9%**的18至55岁EPF会员达到基本储蓄目标。 ​ 旧的基本储蓄目标(RM 240,000)已严重不足 ,每月仅能维持RM 1,000,难以应对通货膨胀、医疗及城市生活成本。 ​2. EPF新的“退休收入充足性”(RIA)目标: ​EPF设定了三个储蓄等级,以确保退休金的充足性。要过上**“舒适生活” ,目标必须是 “充足储蓄”**: ​ 基本储蓄(Basic Savings): 60岁目标 RM 390,000 ,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 ​ 充足储蓄(Adequate Savings): 60岁目标 RM 650,000 ,每月可提款约 RM 2,708 ,符合合理的生活水平。 ​ 增强储蓄(Enhanced Savings): 60岁目标 RM 1,300,000 ,可享受更高品质生活。 ​ 重点强调: 退休后月收入建议达到退休前收入的70%-80%。因此, RM 650,000 才是“舒适生活”的起步线。 ​3. 基本储蓄目标的过渡期: ​EPF将分阶段调整最低基本储蓄目标至RM 390,000: ​2026年1月1日:RM 290,000 ​2027年1月1日:RM 340,000 ​ 2028年1月1日:RM 390,000 (届时是55岁时的最低要求) ​三、 避...

《从圣餐桌到每一桌》

图片
从圣餐桌到每一桌 经文:申命记 6:4-9 讲员:林咸耀传道 ……………………………………………………… 2.11.2025 ​💡 听道心得:《从圣餐桌到每一桌》 ​ 讲员: 林咸耀传道 经文: 申命记 6:4-9 主题核心: 将对上帝的全人爱戴,从圣餐桌延伸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活出**“生活就是事奉”**的信仰。 ​一、 💖 全人爱主:信仰的根基与模式的打破 (申 6:4-5) ​传道首先强调了信仰最根本的要求—— 全人爱主 。 ​1. 独一真神与全心奉献 ​经文宣告:“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这是对信徒全心全意的呼召。 ​ 尽心: 投入我们 整个的心志 (意念、意志、思想),去活出上帝的爱。 ​ 尽性: 投入我们 整个的自我 (生命、内在、感情、欲望),去爱神。 ​ 尽力: 投入我们 所有的能力 、一切资源和行动,去爱,甚至达到**“过量”**、 不留余地 的程度。 ​2. 打破信仰的“分割管理” ​传道指出,现实中我们常把信仰区分管理,例如: ​ 星期天: “教会模式”(Church Mode) ​ 周一到周六: “工作模式”(Work Mode) ​ 家中: “家庭模式”(Home Mode) ​ 独处: “独处模式”(Self Mode) ​申命记 6:4-9 提醒我们,信仰崇拜和事奉不只是星期天的事情,而是要开启一个**“不间断的圣洁模式”**,让我们的生活每一天、每一个模式都充满信仰,时时刻刻与神相连接。 ​二、 👨‍👩‍👧‍👦 全心入世:信仰的传承与实践 (申 6:6-9) ​这篇的信息核心在于如何将对上帝的爱和祂的话语,融入生活并世代传承。 ​1. 家庭:信仰的起始点 👩‍👧‍👦 卫斯理的母亲苏珊娜:全人教育的榜样 ​苏珊娜·卫斯理的教育方法,完美体现了《申命记》中“殷勤教训儿女”的精神。尽管她有19个孩子,她仍然坚持: ​ 个性化教育: 会花时间 单独辅导 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 ​ 自主学习: 培养孩子们的 阅读习惯 和 自主学习能力 。 ​她的理念是:“若我不把我的孩子带到神面前,世上再大的成功,都不算得什么。”这种全人的信仰教育,成就了后来的卫理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 ...

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图片
26.10.25 怀初初成主日 主题: 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讲员: 黄声明牧师 经文: 马可福音 4:35-41 ———————————————————— ​📝 听道笔录: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 主题: 乘风破浪,与主同行 经文: 马可福音 4:35-41 讲员: 黄声明牧师 核心思想: 我们活着不是对神有多认识,而是对神有多信靠。 ​📌 一、 故事的背景:从顺风到暴雨(可 4:35-37) ​ 乘风破浪的期待: 耶稣和门徒结束了一天的讲道工作,耶稣提议“我们渡到那边去吧”。门徒们希望像人生一样,能够 顺风顺水,平安到达对岸 。 ​ 狂风暴雨的突然来临: 人生不如预期,没有预告,暴雨狂风突然来临。这如同我们经历 MCO(管制令)、疾病、死亡的威胁,生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充满了 恐惧和不确定 。 ​ 耶稣的安稳: 无论乘风破浪还是狂风暴雨, 耶稣在船尾枕着枕头睡觉 。他很放松,很安心,完成了工作后可以放下自己重新得力。 ​📌 二、 门徒的呼求:你不在乎吗?(可 4:38) ​ 渔夫的惊恐: 门徒中许多是渔夫,他们习惯与大海风浪搏斗。但这次的暴风雨实在太厉害,他们无法应对,只得把耶稣叫醒。 ​ 绝望的呼声: 门徒问:“ 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 ”这反映了我们在人生绝望时向神发出的真实呼声:“老师/牧师/神啊,我们要死了,你不管我们吗?” ​ 对现代家庭的提醒: 特别是对初成的弟兄姐妹,婚姻、育儿、工作、孝亲等压力接踵而来,可能感到“人生实在不是我想象的幸福日子”。在困境中,你是选择 向神呼求 ,还是 默默跳船,自找自己的路 ? ​📌 三、 耶稣的责备:为什么没有信心?(可 4:39-41) ​ 风浪止息: 耶稣醒来,斥责风和海:“ 住了吧,静了吧。 ”风浪立刻止息,大大平静。 ​ 责备门徒: 风浪平静后,耶稣反而责备门徒:“ 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 ​ 责备的重点: 耶稣不是不了解门徒的处境,而是指出:门徒们白天听了耶稣一整天讲天国的道,讲真理。当考验来临时,**为什么把所听到的道都忘记了呢?**耶稣期望我们听道后,要有相应的行动, 用信心与主同行 。 ​📌 四、 约拿的神迹:预表基督的牺牲 ​ 约拿的逃避: 约拿为了逃避上帝的呼召(去尼尼微),选择了另一条路,乘船...

同心同行

图片
26.10.25 大专主日 同心同行 经文:以弗所书4:2-3 讲员:叶荣珠牧师 ……………………………………………………………… 听道笔录 讲道信息:同心同行 ​ 经文:以弗所书 4:2-3 讲员:叶荣珠牧师 ​《以弗所书》4章1-3节的经文,来思想“同心同行”的功课。我们都渴望家庭和团队能够同心同行,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就像在小组做功课一样,有人等待别人完成,有人只顾自己交差,分工合作总是充满了挑战。那么,要成就同心同行,我们该如何努力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 同心同行不是自动发生的,它是需要学习和付代价的。 ​我们先来读这段关键的经文:《以弗所书》4章1-3节: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心同行的两个重要层面:基础与结果。 ​(一) 同心同行的基础(4:1) ​《以弗所书》4章1节告诉我们同心同行的基础: 愿付代价,乐被修剪。 ​ 1. 信仰与生活一致 ​ 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这意味着我们的信仰与生活必须一致。 ​ 信仰不是教会的事 ,它不是只在查经或聚会时才出现。 信仰是生活的方式 。 ​我们不应将信仰与生活分开。例如,在主日领受了主的恩典,但一到公司或路上就破口大骂、满腹牢骚。这表明我们没有将信仰真理实践于生活之中。 ​ 2. 生命愿意被改变 ​ 愿意为福音受限 。保罗在经文中以“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开头,他虽然被囚,但他的心却因爱基督而甘愿受限。这表达了一种愿意付代价的生命姿态。 ​ 愿意被上帝修剪 。当我们愿意被上帝修剪调整,就必须承认自己生命的某些部位是不好的,是需要被塑造的。 ​在团队里,无论是领袖还是组员,都需要愿意放下自我,谦卑接受提醒。若有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立刻反驳或指责别人的错处,而是要先回到神面前省察自己,并主动寻求建议:“如果这个方面我需要调整,我该怎么做?”。 ​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愿意被上帝修剪和调整后,他的生命才能成为别人的见证,才能发出最有效的声音,进而形成同心。 ​(二) 同心同行的结果(4:2-3)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就能活出同心同行的结果: 生命相连,关系成长。 ​ 1. 活出爱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