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的时间与地点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 二月 21, 2025 灵修的时间与地点灵修需要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可以选择自己房间、家人休息时段,或者其他安静的角落。同时,固定灵修时间,有助于我们养成习惯,克服惰性,更好地与神相交。灵修的步骤建议可以用「四个五分钟」进行灵修: * 安静预备(5分钟):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心情,预备好与神相交。 * 小声读经(5分钟): 选择一段经文,小声朗读,体会经文的含义。 * 默想经文(5分钟): 思考经文的重点,对神有何新的认识,对自己有何提醒。 * 回应神(5分钟): 为自己所领受的向神祷告,并立志付诸行动。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爱不罕见~廖雅慧老师音乐见证分享会 - 五月 23, 2025 在参加今晚“爱不罕见的生命见证”音乐分享会——廖雅慧老师的见证之前,我就已经听闻过她的生命的见证,那是一首关于苦难、信仰与重生的生命乐章。 廖雅慧老师在一次见证分享中,讲述了她与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长达多年的抗争与信仰之路。这种自体免疫疾病主要攻击消化道,导致溃疡、坏死、红肿、穿孔,并且反复发作,让患者痛苦不堪。廖老师在2009年被诊断出此病,当时台湾的患者人数约900多人,如今已飙升至2600多人。 病魔缠身,生活失序 自2009年患病以来,廖老师的生活陷入了无止境的住院循环。她形容自己“进出医院的次数跟进厨房的次数几乎差不多”,每两三个月就需住院一次。发病时,剧烈的腹痛让她坐卧难安,几乎24小时都处于肠胃炎的状态。 2010年,她转院至台大医院,当时小肠溃疡已十分严重,肠道因反复发炎而狭窄,食物通道仅剩0.5公分,连喝水都疼痛难忍。第一次在台大住院就长达21天,体重骤降至48公斤。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金曲奖制作人,疾病让她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与软弱,这让她感到极度沮丧和无助。她甚至因此埋怨上帝,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信仰的考验与神的同在 在极度痛苦和绝望中,廖老师向上帝发问:“为什么?”上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她:“雅惠你知道我很爱你吗?你知道你的生命是我创造的吗?”当时她觉得上帝并不爱她,甚至带着一丝赌气对上帝说:“好,主啊,如果你爱我,你就证明给我看!” 2012年,她因小肠肿胀、白血球过低再次急诊入院,这次住院长达51天。期间她几乎一个月不能进食喝水,只能依靠点滴维持生命。频繁的扎针让她双手青肿,感染了败血症,甚至因为类固醇副作用导致摔倒,牙根都断了。 然而,在病痛的折磨中,上帝的话语却成了她的慰藉。她回忆起《圣经》中的提醒:“你要静默,要知道我是你的神。” 这让她开始反思自己总是将错误归咎于他人,不懂得自我检讨的习惯。她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软弱,也因此得到了从神而来的勇气,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 手术与新生:生命的奢侈与恩典 2014年,廖老师的肠子完全堵塞,医生建议进行切肠手术。她最担心的是需要安装人工肛门,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她的生活和工作。然而,上帝再次展现了他的恩典。手术前一天,医生告诉她,不需要做造口,这让她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 手术切除了60公分的小肠,虽然术后初期仍有不适,但她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吃东西了!能... 阅读全文
一段故事,两颗心 - 五月 30, 2025 30.5.2025 怀安堂初成专题:一段故事,两颗心 一段故事,两颗心:走出毒瘾的漫长道路 今天有幸参加了怀安堂初成专题:主题为“一段故事,两颗心”的见证分享会,聆听了陈干煌传道分享他从毒瘾深渊中挣扎而出,最终走向新生的感人历程。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的救赎,更是对所有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以及那些默默支持着他们的人,一份深刻的启示。 陈干煌传道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毒品可以戒除,毒瘾却需要用一生去克服。**这番话如当头棒喝,打破了许多人对于戒毒的简单化认知。他以亲身经历证明,即使在戒毒所里不再接触毒品,生理上的依赖或许能被切断,但心理上的毒瘾却会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他15岁因好奇和好胜而沾染大麻,随后深陷其中长达18年,从最初的工钱购买到后来的偷窃、抢劫甚至贩毒,一步步滑向深渊。这清晰地描绘了毒品是如何一点点侵蚀一个人的底线和良知,让人身不由己。 他提到在被捕时,想到父母的那一刻,以及最终被无罪释放后决心痛改前非的心情,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挣扎和对亲情的眷恋。然而,戒毒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尝试多种方法却屡次失败,甚至对“福音戒毒”嗤之以鼻。直到再次被捕,在拘留所中的绝望,才让他真正向凯胜之家敞开。 陈干煌传道故事中最触动我心的,是他与父母关系的转变。起初,他以为戒毒成功、出去孝敬父母就是最好的方式,却遭到了父母的拒绝。直到表姐点醒他,父母因为他的入所才能安心入睡时,他才恍然大悟:**真正的孝顺,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能让父母安稳入眠。**那一刻的醒悟,让他真正顺服下来,投入到信仰的课程中,学习神的话语,装备自己。这种从“孝敬”到“顺服”的转变,是内心深处真正得到释放的标志。 陈干煌传道谦逊地表示,他不敢说自己已完全戒除毒瘾,而是“暂时克制”。他强调了每一天都需要靠主的力量来战胜毒瘾,并见证了信仰如何帮助他戒除了烟、酒、赌博等不良习惯,修复了与父母的关系。这让我看到,戒毒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的终点,而是一场需要持续努力的马拉松。 最后,他对陈朝强牧师夫妇、父母及表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他们的身上,陈干煌传道看到了耶稣基督舍己的爱,这种无私的陪伴、教导和栽培,对于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来说,是多么宝贵。他用自己的新生,诠释了“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的信念,从一个瘾君子、毒贩,蜕变为一个合用的仆人。 这场分享会让我深刻认识到毒瘾的复杂性和戒毒... 阅读全文
假装 - 三月 05, 2025 05032025圣灰礼拜 假装 以赛亚书 58:1-12 黄敬胜牧师 一、前言:道德的要求 *道德是信仰和生活的规范以及真正的虔诚,也就是说虔诚必须表达在道德上,因此只有能产生道德结果的虔诚才可以被接受。 二、禁食的真相 *拘泥于宗教仪式,活在三重罪里: .得罪邻人 .得罪自己 .得罪耶和华 宗教形式主义是种假装: 1、寻求神流于表面, 强逼神成就自私的欲望。 2、习惯性的信仰生活, 成为灵性麻痹。 3、信仰价值观混乱, 以宗教条规约束人。 三、真正的虔诚 1、表现在对邻舍的态度上。 2、表现在自己身上。 3、对耶和华的虔诚。 禁食就是 1、服侍人 2、服侍神 四、结论:被掳的傻子 *律法的本意:爱——道德实质的要求。 *请关爱你周围的环境和人事。 不要只停留在一个神圣的身份上, 而不去做一个神圣的人和神圣的事。 --------------------------------- 心得 《假装》 以赛亚书 58:1-12 以赛亚书 58:1-12,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信仰的真谛——它绝非外在的宗教仪式,而是内在道德的真实体现。道德是信仰与生活的准绳,真正的虔诚,必须在道德层面得到深刻的彰显。 经文中的以色列人,身披麻衣,禁食祷告,却用锁链捆绑饥饿者,压榨工人。他们的虔诚,不过是装点门面的虚伪,是欺骗神,也欺骗自己的假象。他们拘泥于宗教形式,却深陷得罪邻里、伤害自身、得罪耶和华神的三重罪恶之中。他们寻求神,只是流于表面,强迫神满足其私欲,习惯性的信仰生活使他们灵性麻痹,信仰价值观混乱,并以宗教条规束缚他人。 先知以赛亚尖锐地指出,真正的禁食,不是肉体的空虚,而是打开心灵的粮仓。当我们卸下宗教的外衣,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圣殿金顶的光芒,更是邻舍眼中的泪光。被债务压弯的脊背,比任何教堂的穹顶都更接近天堂;孤儿寡母的叹息,比任何管风琴的共鸣都更能触动神的心灵。 真正的虔诚,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邻舍的态度,即解除不公的重轭,将食物分享给饥饿者,接待无家可归的穷人,为赤身者提供遮蔽;其次,是对自身,即反省内心,忏悔罪过;最后,是对神的虔诚,即真心敬畏神,顺服神的旨意。 真正的禁食,既是服侍人,也是服侍神。律法的本质是爱,是道德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神圣的身份上,而不去践行神圣的言行。我们应关爱周围的环境和人们,将信仰融入实际行动中。 信仰的本质... 阅读全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