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9的博文

好书推荐《幸福人生的八条道路》

图片
                   《幸福人生的八条道路》 好书推荐《幸福人生的八条道路》 作者:古伦神父 译者: 郑玉英 古伦神父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与心灵大师,在欧陆享誉甚隆,顶尖企业称之为「灵性管理的导师」。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哀恸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怜恤人的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福了……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我们可以看出,主耶稣基督所认可的“幸福的真谛”皆源自于“内心”。可见,境由心造,幸福是一种心灵状态,身外之物皆浮云。真正的幸福不是短暂的欲望的满足,不是悦人眼目的过眼云烟,真正的幸福是看重上帝所看重的,达到一种近乎上帝之心的至善至美至福之境。 古伦神父从圣经的八福中,让我们看见「幸福是耶稣对我们的承诺」。古伦神父在书中提到,希腊文中有三个字都代表「幸福」的意思: 1. 第一个字是「eutyche」,-表面的幸福,可能是一个偶发的事件所产生的短暂幸福或是意思是运气好,一种来自外在的幸福。例如,中了乐透。 2. 第二个字是「eudaimonia」,与上帝有很好的关系,与自己也能够保持和谐如一。也就是跟人身上那个属神的内心保持好的关系,也就是跟自己的灵魂和跟神之间都保持美好的关系。 3.第三个字是「makarios」,三、makarios-这个字是专门为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所保留的,他们拥有完全的自由与幸福。圣经中只要提到幸福皆用此字,也是奥林匹克山上的诸神才能享有的幸福;耶稣在「八福」中,连续使用八次这个字,我们可以将八福视为是耶稣为成功生命指出的八条道路。 目录: 引言 山—天与地之间的连结元素 八福—应许一个丰富的生命 第一福 心灵贫穷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天国属于他们 第二福 悲伤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要受安慰…… 第三福 和散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要继承土地…… 第四福 对正义感到饥渴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上帝要让他们饱足…… 第五福 仁慈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也会体验到仁慈…… 第六福 心地纯洁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要看见上帝…… 第七福 促进和平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要被称为上帝的儿女……

《生命终点的盼望─生命与死亡的艺术》

图片
作者:古伦神父(Anselm Grün ) 书名:《生命终点的盼望─生命与死亡的艺术》(Was kommt nach dem Tod? Die Kunst zu leben und zu sterben) 译者:郑玉英 出版者:南与北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年4 月初版一刷。 这本书将相关的心理、哲学、圣经和神学内容深入浅出的介绍,使读者以主题式的方式了解生命、死亡与死后的议题。古伦神父在这本书中特别教导我们,该如何面对亲友死亡所带来的伤痛,以及如何哀悼。他认为,基督徒不该以「复活的盼望」来逃避伤痛或拒绝伤痛。福音作者路加描述耶稣死亡时有两位强盗相伴,因右边强盗的悔改,耶稣告诉右边的强盗:「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这段话帮助我们看到,除非我们有最后的悔改,否则耶稣将不会邀请我们进入到祂的国度中。古伦神父花了相当长的篇幅在讨论圣经中的图像,这些图像含有治愈的能力 ,帮助我们真诚地面对心灵的真相、认真地对待在心灵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并且转化这份恐惧,甚至唤起心中的渴望,强化我们对永恒生命的盼望。古伦神父从耶稣临死前的告别辞开始,将耶稣藉由自己的死亡,为我们准备一个死后的居所,与上帝同在,并住在上帝内,这是每个人的渴望。这个诠释也适用于连结我们与去世的人,他们的死亡把我们的一部分带到永恒的住处,我们一起分享过的一切,都经由他们的死亡,一起被带到耶稣与去世的人为我们准备的住所那里。耶稣的死和复活是帮助我们克服悲伤,并不是要我们逃避悲伤。他用十分深刻的灵修角度,分析我们各种悲伤的情绪以及负面的感受,教我们如何在信仰的支持中接纳悲伤、克服悲伤,进一步将这种悲伤与哀悼转化成「与过世亲友的和解」以及「重新建立自己与上帝的整全关系」。

《你求的是什么?》

《你求的是什么?》可  10:32-52 上两个星期有机会和太太回去她的老家离诗巫一百多公里,两小时车程的内陆小镇砂拉卓参加太太母校铭新小学百周年纪念活动和有机会参加卫理卓恩堂的主日崇拜,砂拉卓这小镇曾经是我误入歧途的地方,也是我从新遇见耶稣的地方,当年离开这小镇原本以为这里永远和我没关系了,要和太太结婚时才知道这小镇也是太太的老家。 主日崇拜开始时就被牧师讲的道给吸引了。牧师说到了“决志”。牧师说有位弟兄和他分享说“信耶稣并不是决志下就信耶稣了,信耶稣是邀请耶稣进入生命之后要一生来跟随耶稣,确实信耶稣不是几分钟的决志的祷告而已,而是一生跟随的生命,一生跟随的生命也说明了你那时刻的决定是否是真诚的,是否是真实的。”。听牧师说到这里我也有同身感受,许多人或许都认为“人决志了就是信耶稣了”,就如我家老二,我二哥曾经也有三福的人与他传福音,没错的话,他比我更早接触三福,他也拿红色小册子回来,他也决志了,但他决志之后还是没有去教会,还是去拜拜。但感恩二哥没有阻止孩子去教会,在我认识三福前也有多位朋友就比我更早接触三福,他们几乎都有决志,也签了决志的红色小册子,他们很快的在几十个小时内打回原型又去拜拜了,求主怜悯,愿曾经在他们心里撒下的福音种子,从新的发芽。 牧师也分享了盖各普的调查报告,盖各普调查进行每年350天,每天1,000份的民调。从1936年到2008年,盖洛普只有两次的总统大选结果预测错误。不准确的数字也非常接近。他也为教会进行调查有50%的弟兄姐妹不愿意参与教会的事奉,40%是观望状态,10%的是愿意活跃参与教会的事公,这也说明了有90%的信徒是属于聚会形的信徒,只参与安排好的聚会和节目。很多人讲到教会的事工的时候都认为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教会只有10%的人成为教会的精英,教会只有10%的人工作。牧师说如果以这样的比例我们身体的状况是很不健康的。我们的身体只有10%做工,90%不做工是很不健康的。从美国教会的这样的调查报告,希望不是我们教会的状况,也不要变成我们教会的状况。这也给我们看见一件事情,今天我们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只是决志祷告而已还是用一生跟随耶稣?听了牧师询问,我也反复思想我自己,我也是属于那90%的人,很多事工我都在观望态度,甚至认为这不关我的事,教会的人才够多,多一个我或少一个我,根本起不了作用,甚至用了种种的借口,逃避马其顿呼声。我必需要向